今年是共和国70华诞。70载岁月峥嵘,70年沧桑巨变。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谱写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丽史诗,不禁使我感慨万千。回望个人的奋斗历程,每一步都与祖国的历史巨变和伟大创举紧紧相连。
上世纪70年代开启我的求学之路,当年意气奋发的莘莘学子,几经奋发努力,考上与共和国同龄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几年后又负笈德国海德堡大学和拜罗伊特大学发奋学习,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后回归母校任教,成为一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担任专业教师,并在学校的行政管理岗位上辛勤耕耘,肩负着培养国家建设栋梁之才的重任。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高级德语、《德国文化史》、《当代德国社会与文化》、《中德跨文化交际》等课程,担任过联邦德国驻沪总领事馆首席翻译,承担了学校繁重的学科发展和规划的工作。
作为无党派人士,2012年荣幸地当选第十四届上海市人大代表。早已是“老”教师的我,在获得另一个新身份——市人大代表后,甘愿当起了“好学生”,学习如何履行好代表职责。当选人大代表以后,我珍惜一切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市、区人大组织的各种学习班和培训会。本届代表任期中,我参加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形势报告会、要情通报会和代表履职学习15次,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组织的专题讲座、文化论坛、法规草案解读会等 4 次,应邀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 7 次、虹口区人民代表大会 3 次。每次参加学习和培训,我都认真听讲、勤于记录、深入思考,使自己尽快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尽快适应人大代表的角色。
此外,我充分运用市、区人大搭建的履职平台,在5年代表任期内积极参加各种视察、调研、座谈等履职活动80余次,不断与虹口代表团的其他代表、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接触,不断记录、思考、总结,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和水平。我还通过经常性地参与市人大组织的信访活动,以及坚持每年两次的市、区人大代表集中联系社区活动等,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百姓疾苦,掌握第一手信息。
在工作和履职的间隙,我主动学习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党中央和市委对于上海的新要求、新定位,掌握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使我加深了对人大制度的认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也增强了我履行代表职责的信心。
作为一名兼职代表,在履职过程中我感到,要平衡好本职工作和代表履职的关系绝非易事。但是,通过不断地履职实践以及与其他代表相互交流,提升了我的工作能力和履职水平,使我能够在较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优先履行代表职务。同时,我还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代表履职提供助力,并通过代表履职进一步促进本职工作。
曾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科办的负责人,我更关心高校的教育改革问题。我曾通过代表建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政府、市场及高校的联动机制,探索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新模式,高校也要根据新形势,加快转型,不断提升教育内涵,创新现有教学模式,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由于擅长外语,我能够较流畅地阅读外文期刊、浏览外文网站,了解其他国家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因此我多次应邀参加市人大外事委员会外事代表小组的活动,为外事委员会及常委会提供比较专业的意见建议。2014—2015年我跟随外事代表组多次赴各区和市政府相关部门调研出入境管理及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工作。2015年我还根据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提出了“重视涉外社会管理,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的代表建议,希望政府部门重视对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的管理,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安全指数。
本届代表任期跨越了“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时期,我积极关注立法心系民生。为了更好地行使立法权,市人大常委会在届初和每年年初向市人大代表征询对五年立法规划及每年立法计划的意见,我对此项工作也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多次通过书面或者网络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建议。
2015年市人大修订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2016年《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正案(草案)》网上公开征求市代表意见,社会信用立法书面征求市代表意见,《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草案)》及其审议结果报告征询市代表意见时,我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的立法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字斟句酌,慎重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2017年5月,我积极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安排,带着有关“垃圾分类减量”的主题参加市、区两级人大代表集中联系社区活动,了解社情民意。7月份,在市人大相关座谈会上,我指出“南京路上没有臭味,但其他小马路却有味道”,垃圾分类的问题会影响到市民生活以及城市形象,不应只关注地标性区域,应深入到申城各个角落。我的发言得到与会者的认同,并被多家媒体刊登。
在5年的履职中,我通过深入调研和积极思考,共提出 7件代表建议,内容除了高校改革外,还涉及应对城市老龄化问题、 城市安全和城市治理等方面。由于我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内容较为详实、论据比较充分、可操作性较强,7件代表建议已经全部被有关部门采纳解决。
从刚当上代表时的诚惶诚恐,到任期将满时的淡定从容,市代表的履职经历让我有了质的飞跃。看到上海的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的内心充满了骄傲。因为这中间,也有我的一份努力和付出。
岁月流逝,改变的是脚下的路,不变的是报效国家的初心…
四十多年一路走来,可以自豪地说,我的人生经历和共和国同发展共奋进。
衷心祝愿砥砺奋进的中国,全体人民将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往开来,意气风发,用伟大实践开创新时代的美好未来。
(上海外国语大学知联会会长、德语系教授、无党派人士 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