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党员俞祖成参加第24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发布时间:2023-10-24浏览次数:80

  2023年9月1日至10月18日,由上海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委党校、市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第24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上海市委党校举办民革上海外国语大学支部副主委、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执行主任俞祖成加培训。 

  培训31个学习日,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重点,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统一战线理论与方针政策”“干部素养与能力提升”“自我修养分析”五个单元开展了学习。教学方式丰富多彩,包括专题讲授、问题牵引式教学、主题教育、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同时组织了学员论坛、班级交流、跨班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体作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培训结束后,俞祖成发表学习体会如下:

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基层治理各环节

 随着科技加速、社会变化加速和生活步调加速,我们的生活逐渐被各种“任务清单”所控制并日趋异化。这种“异化”,是指“人们自愿做某些不是自己真的想做的事情”。这就是当今世界著名的社会批评理论家罗萨提出的“社会加速批评理论”。反观这番批评,我们何尝不是常常如此呢?为此,我们需要保持学习的状态,从而不断地武装思想、明晰理论、坚定行动。  

 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第24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我倍加珍惜这段宝贵的学习时光,通过课堂听讲、现场参访、结构化研讨等多样化学习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精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全面钻研统一战线理论与方针政策、全力提升自身的素养与作风能力,努力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极大地强化了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方法建设、能力作风建议,极大地鼓舞了我在未来工作中对事业的热情,极大地坚定了我的人民立场。

 在本次培训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工作,很好地强化了我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的理解和领悟。我博士毕业后,一直致力于城市基层治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地领悟到,如需全面推动我国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必须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贯穿于基层治理各环节中。结合培训学习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我对“如何在基层治理中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023年4月,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由习近平总书记逐篇审定的《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值得关注的是,《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开篇收录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五周年大会上讲话的节选《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此外,《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10月13日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讲话的节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这三篇重要政治文献,再次重申和确认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之于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活动和中国政府的一切治理活动的重要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民主形式的一种新概括。在之前的重要文献中,中国的民主形式往往被概括为人民民主。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就中国特色而言,人民民主不以选举为限,而以全过程实践为基本属性。由于人民当家作主是全领域、全层级、全流程的,所以人民民主在实践上必然是全过程的。

 在我看来,“全过程”这一定语进一步强化了人民民主的一些核心特征,唯有将这些核心特征实实在在地贯彻于基层治理各环节,才能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这四个核心特征包括:一是全民参与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意味着人民始终在场。人民始终在场是人民民主的根本所在,这是区别于西方民主的关键特征。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人民依然能够以多种方式、广泛渠道参与其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二是全程公开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所强调的“全过程”,意味着人民参与政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可记录的、透明的、公开的、可回溯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努力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利益全局性。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人民”概念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是公民全体利益的有机整合,指向的是大政方针和国家发展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选举、协商等多种机制。换言之,我们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中,必须谨慎且科学地将“众意”(众人之意见)或“民意”(对个人利益的反映)有机整合为“公意”(国家意志)或“民心”(对公共利益的概括)。四是制度全面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换言之,与西方民主侧重竞争性选举民主不同,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制度全面性,致力于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通起来,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关注国家发展大事、社会治理难事、百姓日常琐事,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整体性、运行上的协同性、人民参与上的广泛性和持续性,使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环节、各方面都体现人民意愿、听到人民声音,有效防止了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

 通过这次教育培训,更加坚定了我的政治思想立场,明确了我未来工作的主攻方向,强化了作为党外干部的职责使命。今后,我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链接:

浦江同舟:第24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