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民盟上外委员会组织《望道》观影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2023-04-04浏览次数:376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民盟上外委员会根据支部分批组织盟员观看电影《望道》。其中,青委会作为第一支部于3月31日进行观摩学习。民盟上外委员会主委张耿,副主委张贇,委员兼青委会主委郝诗楠以及多位盟员参加学习活动。

  陈望道先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者,坚守者和实践者,也是民盟历史上重要的领导人之一,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会主委。他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精准理解,以及他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精神,使得《共产党宣言》迅速传播开,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影片还彰显了一群有志之士“唯信仰与热爱不可辜负”的热血担当。观影结束后,盟员们纷纷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张耿  民盟上外委员会主委

这部电影展示了民盟前辈于暗夜中寻找光明的艰苦努力。一百年前,陈望道在义乌的老家柴房里,呕心沥血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画面情节,让人难忘。只有怀国忧民的心灵,才能具备这样的思想力量和人格力量。这种力量在当时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而且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郝诗楠  民盟上外委员会青委会主委

观影完毕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望道先生身上同时展现出了一位共产主义者对于信仰的坚定立场,以及一位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真理的追求。正如他母亲所说,望道先生虽留学东洋多年仍旧身着长衫。这代表着先生心中浓厚的家国情怀以及强烈的报国之志。这对于我们每一个青年盟员来说,无疑都有着启发和激励。


张源  民盟上外委员会在职教师支部盟员代表

观影《望道》,真切感受到“望道”不仅是一个名字,它所意指的,更是一代人的信仰与追求。一方面,影片描摹了陈望道身上一以贯之、爱憎分明的人格光芒,呈现出陈望道在革命生涯中历经的内心嬗变,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和光明前途;另一方面,影片展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中一群热血有志的青年群像,他们时而集思广益,时而摇旗呐喊,始终坚守真理和信仰,一众“后浪青年”呕心沥血,挺起了一个国家的脊梁。

作为一位学者,望道先生逐字斟酌,逐句推敲,终译信仰之源;

作为一位师者,望道先生好学力行,明德至善,乃得桃李之芳;

作为一位革命者,望道先生黑夜追光,烈火淬钢,方品真理之甘。

无论为人、为学抑或为师,“望道精神”将永远照拂和指引我们。我们要继承民盟先贤遗志,坚定信仰共产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踔厉奋发,让这份精神历久弥新。


徐斌  民盟上外委员会退休教师支部盟员代表

《望道》作为一部新主流影片,围绕着一位海外留学归来的青年知识分子陈望道翻译首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经历,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投身于20年代的大革命中的人生价值观!大浪淘沙般的将青年知识分子的个人出路如何选择?以陈望道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将他们的个人命运融入建党、抗日、建国等宏大运动中,也有人则卖身求荣,走上了人民的对立面,成了屠杀革命者的刽子手,有的前仆后继献身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同样有人颓废沮丧成了革命事业的逃兵。认识到革命的种子只有种在了工农大众的土壤里才能生根发芽,因为革命的初心就是为了劳动者的利益。知识分子才是拯救中国命运的有力生命军,因为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任何反对知识的渗透,则是愚蠢无知的表现。《望道》这部电影值得推荐每个人都能去看一看,想一想,什么是“正道”?说真话,做实事,才是正道。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民盟盟员们结合影片内容,认真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更加坚定了信念,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来源:民盟上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