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参加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第62次会议

发布时间:2021-11-12浏览次数:676

11月12日,虽已初冬,但暖阳如春。因疫情未散,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第62次会议首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云端”召开。九三学社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市委主委钱锋出席并讲话,论坛主办方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致辞,来自上海15所大学的九三学社社员齐聚“云端”,大家围绕“改革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发表真知灼见,可谓崇论宏议、智慧交相辉映、异彩纷呈。

我校统战部部长刘蓉蓉统战员李亚楠,九三学社上海外国语大学委员会前主委闫卫军、现任主委孙静、委员陈先奎及社员王迈参加了论坛。

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印杰应邀作了题为《上海科技大学使命》的主旨报告,从精选学科布局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如何正确认识评价与排名等三个方面介绍上海科技大学如何坚持在学术研究中培育人才、支撑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从而实现“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的办学目标。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副院长刘苹苹在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分类评价,引导错位发展,服务社会经济》的主旨报告,介绍了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指标的框架、内涵以及工作重点,通过持续地优化和完善分类评价中的各项内容,有效地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分类发展和特色发展。

在随后的分组讨论会上,28位社员分别就“改进高校评价体系,推进高校科学定位和特色发展”“改革人才和科研评价,突出教师教学实绩和服务社会”“改进学生教育和评价,促进学生科学成才和全面发展”三个分论题作了交流发言。

在分组讨论会上,我校闫卫军教授以“高校学生毕业论文中的定位、问题与改进”为题作了交流发言。结合我国高校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困难、缺乏创新点、写作能力欠佳以及写作态度等问题,他指出“高等教育的目标首先在于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其次是在学习专门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实践证明,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平时作业锻炼写作能力、在指导毕业论文中严格要求、在论文答辩中保持一定的不通过率”等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九三学社市委专职副主委周锋、吴健生出席会议,社市委教育专门委员会主任李道季与中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统战处处长傅欣作了闭幕式发言。闭幕之际,副主委周锋将论坛会旗交至下一届主办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伴随着大家热烈的掌声,本届论坛顺利闭幕。

(来源:九三上外委员会陈先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