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思想革命才能真正救国。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这次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的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它既是一次独特的思想文化革命,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因而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随着国内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这一时期,逐步形成一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思想运动。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组织革命团体,创办革命刊物,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
历史证明,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革命的阶级。然而工人阶级的自发斗争并不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正是这个结合的伟大成果。
4-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党的第一个纲领。其基本内容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4)联合第三国际。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的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党在创立时期的初心和使命。心中有舵、骨中有钙,党在大潮中行舟,拉开了20世纪中国社会最伟大革命的序幕。从此以后的百年时间,伟大的党历尽艰辛苦难,走过一段段血雨腥风的岁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如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丽史诗。党领导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带领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强起来的光明大道。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习近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4页。
党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