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新理念引领下深入践行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是上海城市精神。上海城市精神最早是上海市2003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全市性大讨论的基础上正式确定的,为“海纳百川”和“追求卓越”八个字。
2007年5月召开的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代表中共第八届上海市委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与时俱进地培育城市精神”,新增了“开明睿智”和“大气谦和”的表述。2007年5月24日,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开幕。当天,党代表和市民们第一次从习近平的口中听到了他对上海城市精神新的提炼和概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2011年11月,中共上海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提出要结合上海历史文化积淀和现阶段发展实际,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
市民素质又是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和基础。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一个城市的精、气、神的高度凝练和集中体现。在城市文明进程中,城市精神展现的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生机、实力、活力和魅力。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特别是城市发展史上,那些培育出独特文化和精神气质的城市,往往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长期保持领先的地位。
“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的上海城市精神的培育、发展和践行,无疑是将上海建成独具风采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巨大目标动力。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号召,与时俱进地培育城市精神,大力塑造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新形象,使全市人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海纳百川是上海历史与现实最鲜明的特征。服务全国,是上海的责任,也是上海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服务全国中海纳百川,就是要兼容并蓄、学习别人长处的同时,真正发挥上海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作用。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特别是上海“五大新城”建设中,上海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追求卓越是上海突出的城市品格。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上海城市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就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去实现改革勇攀第一峰、竞争勇夺第一名、工作勇创第一流目标。事业越发展,越要讲艰苦奋斗。在新时代践行上海城市进程中,要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增创新优势,开创上海充满希望的未来。
今天,上海的改革开放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精英,也推动着上海城市精神的塑造。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才和跨国公司汇聚到上海,不少全球商界翘楚的总部落户上海。不仅因为上海有出色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文化基础、政策支持、市民素质等,更有上海始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这种追求卓越的品格,体现于上海城市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勇于争当世界第一的精神。上海建造世界级高楼、承办APEC会议、世界博览会等世界级盛会,都是追求卓越的鲜活实例。
开明睿智是上海传统文化资源。一座城市精神的塑造,不能抛弃其自身的民族背景。上海是中国的上海,它深深烙下了中华民族的印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政治社会开明的品格要求和儒家睿智的价值观,为上海塑造城市精神提供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背景下,开明意味着不因循守旧,不抱残守缺,睿智意味着进一步充分激发和凝练城市智慧。
大气谦和是上海现代化的基石。现代化城市需要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包函了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崇尚法治等诸多价值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大气谦和精神,可以极大地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要获得其他城市的认同,就必须具备大气谦和的城市品格。在城市自身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处理好与其他城市及地区的关系,体现出一个开放城市具有的国际大都市的广博胸怀。只有拥有这样的胸怀,才能产生向心力和辐射力,拥有强势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因此,大气谦和的精神是一种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更为远大的眼光。
概言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形象,必然根植于城市内在的灵魂。城市精神的本质是人的精神。城市精神不是寄居在高楼大厦里,而是通过活生生的人的精神和气质表现出来的。人们把多少理想、个性、激情融入这座城市,这座城市就会拥有多强的个性魅力。这些积淀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底蕴、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得到提炼、整合,培育出了群体的价值观和集体意识。这个群体的意识和行为,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并日益塑造着城市的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以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新理念,为新时代上海全方位践行城市精神指明了方向,是新时代塑造上海城市精神魅力、深入践行城市精神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